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刊名: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主办: 西南政法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重庆市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8-4355
CN: 50-1024/C
国内邮发代号:78-225
复合影响因子: 3.043
综合影响因子: 1.144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创办于1999年,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法学为主的综合性社科学术刊物,系双月刊,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西南政法大学主办,《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西南政法大学期刊社社长为黄忠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为黄忠教授,副主编为张震教授、徐忆斌教授、陈伟教授、陆幸福教授、武晋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要栏目有: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立法学研究、民法典适用、刑事法治前沿、市场经济与法治、数据与个人信息法治、人工智能法治等。

访问量:498668

法学论坛

  • 北周五刑制度研究

    吕志兴;

    北周《大律》规定的以杖刑、鞭刑、徒刑、流刑、死刑为主刑的五刑制度,废除了髡刑,并有多项创新,是当时最先进的刑罚制度。北周五刑制度具有结构合理、等差均匀、内容完备、轻重适中等特点,对典型的封建制五刑——唐朝五刑制度影响巨大,是封建制五刑的雏形,其影响还远至明清。该制度系在继承北魏刑罚制度的基础上,汲取萧梁刑罚的部分内容,又在以《周礼》为蓝本的政治法律改革中汲取周朝法制的部分内容后,进行细化、创新,并在"五刑"法理的指导下整合而成。

    2020年03期 v.22;No.129 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北周五刑制度研究

    吕志兴;

    北周《大律》规定的以杖刑、鞭刑、徒刑、流刑、死刑为主刑的五刑制度,废除了髡刑,并有多项创新,是当时最先进的刑罚制度。北周五刑制度具有结构合理、等差均匀、内容完备、轻重适中等特点,对典型的封建制五刑——唐朝五刑制度影响巨大,是封建制五刑的雏形,其影响还远至明清。该制度系在继承北魏刑罚制度的基础上,汲取萧梁刑罚的部分内容,又在以《周礼》为蓝本的政治法律改革中汲取周朝法制的部分内容后,进行细化、创新,并在"五刑"法理的指导下整合而成。

    2020年03期 v.22;No.129 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成员遵约机制研究

    贺嘉;

    以世界卫生组织为核心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经长久以来的发展,日益健全但仍欠完善。其中,成员遵约机制缺失为突出问题,其表征为:遵约标准模糊;违约惩治机制缺失;遵约奖励机制缺失。这将导致成员履约意愿减退,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治理权威,甚至危及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狭隘民族主义保全式治理理念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共同利益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世界卫生组织面临双重角色的尴尬地位和治理困境。构建遵约机制应从以下方面考量:以理念补位为前提;以实质公平为义务分配标准;以完善法律规范为基础。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成员遵约机制构建中,中国也应积极参与,增强国际话语权和规则主导力。

    2020年03期 v.22;No.129 1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9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成员遵约机制研究

    贺嘉;

    以世界卫生组织为核心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经长久以来的发展,日益健全但仍欠完善。其中,成员遵约机制缺失为突出问题,其表征为:遵约标准模糊;违约惩治机制缺失;遵约奖励机制缺失。这将导致成员履约意愿减退,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治理权威,甚至危及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狭隘民族主义保全式治理理念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共同利益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世界卫生组织面临双重角色的尴尬地位和治理困境。构建遵约机制应从以下方面考量:以理念补位为前提;以实质公平为义务分配标准;以完善法律规范为基础。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成员遵约机制构建中,中国也应积极参与,增强国际话语权和规则主导力。

    2020年03期 v.22;No.129 1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9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疫情防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专栏

  • 刑法积极应对疫情防控的治理进阶

    孙道萃;

    刑法在疫情防控下呈现出积极主动干预姿态,提升现代治理体系及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刑法必须通过规范补强,及时有效地供给疫情防控期间的法治需求。疫情期间的法定犯罪递增,极可能使刑事违法性判断更为复杂,预示着今后立法完善的迫切性。充分释放刑法保障功能与伸张积极一般预防有助于疫情防控。但基于疫情防控需要的程序从简应当控制在正当程序的边界内。从严从重打击防控疫情期间的犯罪行为势在必行,旨在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公共秩序,但宽缓也是不可或缺的。应当辩证地处置疫情期间的网络谣言问题,保障公众知情权与自由表达的权利。

    2020年03期 v.22;No.129 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1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刑法积极应对疫情防控的治理进阶

    孙道萃;

    刑法在疫情防控下呈现出积极主动干预姿态,提升现代治理体系及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刑法必须通过规范补强,及时有效地供给疫情防控期间的法治需求。疫情期间的法定犯罪递增,极可能使刑事违法性判断更为复杂,预示着今后立法完善的迫切性。充分释放刑法保障功能与伸张积极一般预防有助于疫情防控。但基于疫情防控需要的程序从简应当控制在正当程序的边界内。从严从重打击防控疫情期间的犯罪行为势在必行,旨在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公共秩序,但宽缓也是不可或缺的。应当辩证地处置疫情期间的网络谣言问题,保障公众知情权与自由表达的权利。

    2020年03期 v.22;No.129 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1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 ]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民商法应对之策

    王雷;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依法防控。需要运用类型化和体系化的思考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从民商法各个具体部门法角度分析疫情原因、定性、法律影响,结合比例原则检思防控措施的适当性、必要性、合法性和合目的性等。新冠肺炎疫情及其防控所致合同履行障碍存在适用不可抗力规则、情事变更规则以及法定解除权规则的可能,应该做体系化分析。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传统民法坚持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应当认真借鉴生命伦理学理念对此做必要反思和矫正,维护生态安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上,传统民法坚持权利本位,有必要妥当调适个体利益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维护之间的关系,实现自由与秩序的平衡。

    2020年03期 v.22;No.129 4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20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民商法应对之策

    王雷;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依法防控。需要运用类型化和体系化的思考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从民商法各个具体部门法角度分析疫情原因、定性、法律影响,结合比例原则检思防控措施的适当性、必要性、合法性和合目的性等。新冠肺炎疫情及其防控所致合同履行障碍存在适用不可抗力规则、情事变更规则以及法定解除权规则的可能,应该做体系化分析。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传统民法坚持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应当认真借鉴生命伦理学理念对此做必要反思和矫正,维护生态安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上,传统民法坚持权利本位,有必要妥当调适个体利益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维护之间的关系,实现自由与秩序的平衡。

    2020年03期 v.22;No.129 4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20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之法理诠释——以刑事司法解释性文件为对象

    蒋太珂;

    涉疫情刑事司法解释性文件体现了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依法防控观。这种法治防控观虽然有利于形成规范合力,避免规范供给不足的困局,但由此形成的以防疫秩序为核心的新规范体系,必然面临科学性、合理性检验。而既有的法益概念解说难以完善地提供解释论依据,必须结合社会危害性概念对法益予以动态评价才能更好解释。对法益的动态解释有其界限,原则上对法益概念的动态解读仅限于特殊时期,仅限于与疫情防控具有密切关联的罪名,仅限于量刑问题,并且应当由最高司法机关统一其适用规则。

    2020年03期 v.22;No.129 5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之法理诠释——以刑事司法解释性文件为对象

    蒋太珂;

    涉疫情刑事司法解释性文件体现了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依法防控观。这种法治防控观虽然有利于形成规范合力,避免规范供给不足的困局,但由此形成的以防疫秩序为核心的新规范体系,必然面临科学性、合理性检验。而既有的法益概念解说难以完善地提供解释论依据,必须结合社会危害性概念对法益予以动态评价才能更好解释。对法益的动态解释有其界限,原则上对法益概念的动态解读仅限于特殊时期,仅限于与疫情防控具有密切关联的罪名,仅限于量刑问题,并且应当由最高司法机关统一其适用规则。

    2020年03期 v.22;No.129 5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新时代人权法研究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权保障——围绕《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展开

    王静姝;

    在传染病疫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权的保障相较平时,遇到更大的挑战,我们需要全面地理解健康权的内涵,更好地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在国际人权法上,健康权不仅涉及到医疗保健,也涉及到影响健康权实现的基本因素。健康权既是自由权,也是社会权。因而健康权可能在实现程度、速度和范围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但同时限制不得恣意而为,应当满足对权利进行限制的条件,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权利的实现。对于判断健康权的实现程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在其第14号一般性意见当中,提出了可提供性、可获得性、可接受性以及质量达标四项评价标准。这四项标准可以指引缔约国在平时建立良好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同时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评估工作情况,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2020年03期 v.22;No.129 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1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权保障——围绕《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展开

    王静姝;

    在传染病疫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权的保障相较平时,遇到更大的挑战,我们需要全面地理解健康权的内涵,更好地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在国际人权法上,健康权不仅涉及到医疗保健,也涉及到影响健康权实现的基本因素。健康权既是自由权,也是社会权。因而健康权可能在实现程度、速度和范围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但同时限制不得恣意而为,应当满足对权利进行限制的条件,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权利的实现。对于判断健康权的实现程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在其第14号一般性意见当中,提出了可提供性、可获得性、可接受性以及质量达标四项评价标准。这四项标准可以指引缔约国在平时建立良好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同时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评估工作情况,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2020年03期 v.22;No.129 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1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婴儿尊严死的法律问题研究——以Charlie Gard案为切入

    孙也龙;

    在某些重症场合,延长生命长度并非医疗决策的唯一决定因素,生命质量的考量也已被国内外司法实践所认可。生命质量说为婴儿尊严死提供了前提条件,也即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维持重症婴儿的生命。对于重症婴儿生命质量的判断,由于其同时作为父母的子女和医生的患者,从家事法和医事法的双重角度,最佳利益原则都应当适用于此情况。但最佳利益原则具有不确定性,故必须在具体案件中考量各种相关因素。为便于此种考量,法律应归纳列举给予医疗措施将不符合婴儿的最佳利益的具体情形,同时法律还应建立婴儿尊严死的程序保障机制。

    2020年03期 v.22;No.129 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婴儿尊严死的法律问题研究——以Charlie Gard案为切入

    孙也龙;

    在某些重症场合,延长生命长度并非医疗决策的唯一决定因素,生命质量的考量也已被国内外司法实践所认可。生命质量说为婴儿尊严死提供了前提条件,也即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维持重症婴儿的生命。对于重症婴儿生命质量的判断,由于其同时作为父母的子女和医生的患者,从家事法和医事法的双重角度,最佳利益原则都应当适用于此情况。但最佳利益原则具有不确定性,故必须在具体案件中考量各种相关因素。为便于此种考量,法律应归纳列举给予医疗措施将不符合婴儿的最佳利益的具体情形,同时法律还应建立婴儿尊严死的程序保障机制。

    2020年03期 v.22;No.129 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新闻传播与法治

  • 疫情场景下的视觉凝视与身份认同——基于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云直播”的观察

    蔡斐;

    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云直播"是全民抗击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一个现象级事件。研究发现,作为微观场景的雷火神山两医院,实际上融合了作为中观场景武汉和作为宏观场景中国的多重元素,承载着医学救治、保卫武汉、国家动员的象征性意义。通过"云直播"的媒介仪式,广大网友在视觉凝视中不断输出从"观看"到"参与"的不同行为,这些行为是高度的互动,是短暂的狂欢,也是透过屏幕与建筑工人、武汉和国家的身体同在,既源于"我们做什么"的行为导向,也增强了"我们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可以视为一种有意义的政治参与。

    2020年03期 v.22;No.129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下载次数: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疫情场景下的视觉凝视与身份认同——基于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云直播”的观察

    蔡斐;

    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云直播"是全民抗击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一个现象级事件。研究发现,作为微观场景的雷火神山两医院,实际上融合了作为中观场景武汉和作为宏观场景中国的多重元素,承载着医学救治、保卫武汉、国家动员的象征性意义。通过"云直播"的媒介仪式,广大网友在视觉凝视中不断输出从"观看"到"参与"的不同行为,这些行为是高度的互动,是短暂的狂欢,也是透过屏幕与建筑工人、武汉和国家的身体同在,既源于"我们做什么"的行为导向,也增强了"我们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可以视为一种有意义的政治参与。

    2020年03期 v.22;No.129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下载次数: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网络空间治理

    范玉吉;张潇;

    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数据信息蕴含的巨大经济利益驱使各国纷纷参与到网络军备竞赛当中,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一时之间引发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也为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建构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政府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给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带来了新的理论方案,在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下,发挥主权国家的主体作用,积极构建新的国际体系,是真正实现共进、共治、共享的有途径。

    2020年03期 v.22;No.129 10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下载次数:2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网络空间治理

    范玉吉;张潇;

    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数据信息蕴含的巨大经济利益驱使各国纷纷参与到网络军备竞赛当中,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一时之间引发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也为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建构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政府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给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带来了新的理论方案,在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下,发挥主权国家的主体作用,积极构建新的国际体系,是真正实现共进、共治、共享的有途径。

    2020年03期 v.22;No.129 10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下载次数:2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资政专栏:法律实务

  • 金融科技视野下中小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机制研究

    汪世虎;陈素华;

    金融科技给中小证券投资者权益带来挑战,其保护制度的相应调整成为当务之急。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信任系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法律机制与技术机制的区隔、过度行政干预下的司法救济使中小证券投资者权益面临理论和实践的考验。中小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重建,应从理论层面厘清制度构建与金融科技规则的融合。在理论上,鼓励创新使代理理论成为制度重建的理论基点,而信息公开使监管竞争理论具备成为理论基点的正当性。为此,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机制需从两个维度秉持不同原则:宏观维度采取去中心式监管竞争理念,微观维度实施促进创新的公司治理和采取与金融科技相融合的示范诉讼机制。

    2020年03期 v.22;No.129 11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金融科技视野下中小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机制研究

    汪世虎;陈素华;

    金融科技给中小证券投资者权益带来挑战,其保护制度的相应调整成为当务之急。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信任系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法律机制与技术机制的区隔、过度行政干预下的司法救济使中小证券投资者权益面临理论和实践的考验。中小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重建,应从理论层面厘清制度构建与金融科技规则的融合。在理论上,鼓励创新使代理理论成为制度重建的理论基点,而信息公开使监管竞争理论具备成为理论基点的正当性。为此,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机制需从两个维度秉持不同原则:宏观维度采取去中心式监管竞争理念,微观维度实施促进创新的公司治理和采取与金融科技相融合的示范诉讼机制。

    2020年03期 v.22;No.129 11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法商融合

  • 区块链技术融入融资担保增信的通道及其路径研究

    唐弋夫;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集体维护以及不可篡改等显著优势,能够为担保机构的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项目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甚至可能颠覆现行唯抵(质)押论的金融信贷模式,为担保机构带来纯信用担保的新兴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破解当前中小微企业、"三农"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最大化发挥区块链技术在融资担保增信方面的作用,需要政府引导、担保行业协会协调、所有担保公司参与,建立起协同机制,共同构建"区块链+担保"的智能金融生态圈。

    2020年03期 v.22;No.129 129-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8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区块链技术融入融资担保增信的通道及其路径研究

    唐弋夫;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集体维护以及不可篡改等显著优势,能够为担保机构的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项目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甚至可能颠覆现行唯抵(质)押论的金融信贷模式,为担保机构带来纯信用担保的新兴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破解当前中小微企业、"三农"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最大化发挥区块链技术在融资担保增信方面的作用,需要政府引导、担保行业协会协调、所有担保公司参与,建立起协同机制,共同构建"区块链+担保"的智能金融生态圈。

    2020年03期 v.22;No.129 129-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8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制造业对城市人口流入的影响机制研究

    戴中亮;李文辉;

    本文借助系统广义矩参数估计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对城市流入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制造业通过"就业效应"影响城市流入人口规模。其次,人口流动存在"带动效应",先期人口流入对后期人口流入有显著影响。最后,制造业对城市流入人口规模的影响存在城市等级差异、区域位置差异和经济增长阶段差异。较之低行政等级城市,高行政等级城市的"就业效应"较小、"带动效应"较大;较之经济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就业效应"和"带动效应"都较大;较之高增长阶段,中高增长阶段的"就业效应"较大、"带动效应"较小。

    2020年03期 v.22;No.129 13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制造业对城市人口流入的影响机制研究

    戴中亮;李文辉;

    本文借助系统广义矩参数估计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对城市流入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制造业通过"就业效应"影响城市流入人口规模。其次,人口流动存在"带动效应",先期人口流入对后期人口流入有显著影响。最后,制造业对城市流入人口规模的影响存在城市等级差异、区域位置差异和经济增长阶段差异。较之低行政等级城市,高行政等级城市的"就业效应"较小、"带动效应"较大;较之经济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就业效应"和"带动效应"都较大;较之高增长阶段,中高增长阶段的"就业效应"较大、"带动效应"较小。

    2020年03期 v.22;No.129 13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