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刊名: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主办: 西南政法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重庆市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8-4355
CN: 50-1024/C
国内邮发代号:78-225
复合影响因子: 3.043
综合影响因子: 1.144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创办于1999年,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法学为主的综合性社科学术刊物,系双月刊,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西南政法大学主办,《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西南政法大学期刊社社长为黄忠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为黄忠教授,副主编为张震教授、徐忆斌教授、陈伟教授、陆幸福教授、武晋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要栏目有: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立法学研究、民法典适用、刑事法治前沿、市场经济与法治、数据与个人信息法治、人工智能法治等。

访问量:498439

政治与哲学

  • 政治话语的转译与实践——以梁启超为例

    孙德鹏;吴央;

    西方的政治话语,根本上源于对西方宪制语境下的文化传统及价值标准的体察与适应。然而,自从梁启超试图将西方的民主思想在凝聚国家"群"力的目的之下予以转译,法治之于中国的实践道路则呈现出与之完全不同的样态。西方的成功经验只是为中国指引了一个理想化的方向,而那种基于文化与制度的中国性认知,则为清末救亡语境下梁启超所进行的政治话语转译与实践提供了另一种叙事的可能。

    2017年02期 v.19;No.110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依法治考”——中外教育考试制度比较研究

    张渝;邓亚秋;

    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外教育考试制度进行比较解读来看,"依法治考"是教育考试制度的应有之义。应当立足国情、以史为鉴、注意借鉴,在"依法治考"改革设想、完善教育考试立法方面则应持积极、稳健的态度。

    2017年02期 v.19;No.110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9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论南海仲裁案的法律与政治——国际批判法学的视角

    夏丁敏;

    南海仲裁案深刻地蕴含着法律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国际法中的政治主要是指国家政治,即国家根据自身利益和意志而行动。国际法中还存在由超越国家政治的组织来调整国家行为的理想,这种理想属于国际主义。然而在现实中,国际主义往往被国家政治所利用,从而产生了虚假的国际主义。虚假的国际主义是貌似合法但实质上不正当的国家政治。菲律宾、临时仲裁庭和美国、日本都属于虚假的国际主义,分别对应工具的国际主义、错误的国际主义和虚伪的国际主义。国际批判法学揭示了这三者所涉法律背后的政治。

    2017年02期 v.19;No.110 2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法学论坛

  • 单位主体制裁体系的碎片化缺陷及其修复

    李洁;

    单位作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对其规制的制裁正义也尤为重要。我国法律格局经历了诸法合体到部门法分立,形成了对单位违法犯罪行为的民事法、行政法、刑事法三部门的制裁体系。然而,这种部门化制裁在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却存在着制裁外溢与法律属性的矛盾、严厉性与法律效果的失衡、制裁竞合与法律适用的混乱、认定标准与法律救济的失当等碎片化问题。从顺应公法与私法分立下融合的趋势出发,妥当把握私法公法化与公法私法化的限度,我国单位主体制裁碎片化修复的具体路径可以从建构一体化的单位主体制裁体系、明确单位主体制裁在不同程序中的竞合适用、提升单位主体制裁的认定标准、促进单位主体制裁与非制裁性法律责任的联动等方面着手。

    2017年02期 v.19;No.110 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执行抵销若干适用问题研究

    廖中洪;蒋陆军;

    执行抵销,从具体实施适用的角度上看,不仅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抵销应当遵守有关执行异议申请程序的规定,执行法院的审查应当由执行法院组成的合议庭进行实质审查,以及允许被执行人以自然债权申请执行抵销,而且立法上对于不准抵销的裁定应当设置必要的救济程序。同时,在"法定抵销"与"认可抵销"适用条件的把握上,对于"法定抵销"应当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对于"认可抵销"在申请执行人同意的条件下,即使被执行人所申请抵销的标的物与所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也应当准予抵销。

    2017年02期 v.19;No.110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罪数形态中行为定量分析的理论重构——兼对“行为”立法模态化用语之辩正

    陈伟;熊波;

    囿于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在罪数形态中行为量化过程时,将自然意义上客观存在的行为与法律实质评价上的行为相混淆,进而导致罪数行为定量分析上的逻辑悖论。对于罪数论中行为的量化评价态度应当体现刑法立法技术的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罪数论行为理论体系的复杂性要求行为定量精确化过程的实现,还应当将行为用语立法模态化问题的解决视为犯罪行为定量精确化的基本前提。罪数中行为用语的规范技术应体现主观罪过下客观行为的价值评判,以此作为刑法规制下的犯罪行为。

    2017年02期 v.19;No.110 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9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资政专栏

  • 软法与硬法之治:税收优惠规范化的模式选择

    侯欢;

    税收优惠政策失范现象由来已久,作为规制税收优惠政策的两种不同属性的规则系统,传统的硬法规制模式和新兴的软法规制模式并不能真正实现税收优惠政策的法治化。在社会转型以及财税体制改革推动财税法治化的背景下,正是失灵的硬法规制模式与软法规制模式孕育了有可能取而代之的硬法与软法协同模式。税收优惠理论研究与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已然发生变化,我们正在悄然告别单一的硬法规制思维与软法规制模式,软法与硬法的协同共治模式正悄然兴起。

    2017年02期 v.19;No.110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8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民法典之监护制度立法体系构建研究

    陈苇;李艳;

    我国监护制度的立法体系存在不足,外部立法体系的结构分散,在婚姻家庭法中欠缺监护制度的专门章节;内部立法体系的结构不全、欠缺通则性一般规定、且未成年人监护和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体系均不完善。构建中国民法典之监护制度立法体系,其外部立法体系宜采用"总—分"立法模式,将其通则性一般规定置于民法典"总则编",将未成年人监护与成年人监护制度置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其内部立法体系宜采取"三分法"(监护制度通则+未成年人监护+成年人保护)的立法模式,将未成年人监护区分为父母照护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和保护,后者又分为意定的与法定的两种类型;将成年人监护改称为成年人保护,分为意定的与法定的两种类型,后者又分为保护、保佐与辅助三个层级的措施,这可能为适当的选择。

    2017年02期 v.19;No.110 7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9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管理

  • 金融多样性是否促进了中国企业家精神

    姜鹏;张国林;

    金融多样性会提高个体创业获取资金的可能性,对创业活动具有关键作用。以2006年、2008年和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金融多样性对于个人创业活动的影响,可以发现中国金融多样性的上升显著提升了个人创业的概率。同时,金融规模扩张对个人创业概率的影响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进一步分地区研究还发现,金融结构的优化可能远比金融规模的扩张更为重要。

    2017年02期 v.19;No.110 93-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专利随同销售的侵权赔偿标准

    李雨峰;邓思迪;

    专利随同销售是指单项专利技术作为一个较大型的商品或方法的一部分,专利技术产品随同该大型商品或方法同时完成的销售。在专利随同销售中,由于专利技术产品很多时候并不进入流通市场,仅作为较大型产品的一部分随同销售,这使得侵害专利技术的赔偿问题变得棘手。在阐明专利随同销售中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整体产品与专利技术产品的关系后,本文通过对技术分摊规则和全部市场价值规则的探讨,说明专利随同销售为何应以产品的全部/部分价值进行侵权赔偿,并梳理其发展与变迁的脉络。最后,针对专利随同销售在我国的适用,提出模糊化处理及改变博弈规则的解决出路。

    2017年02期 v.19;No.110 102-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土地经营权信托设立的理论构建——以“三权分置”为背景

    袁泉;

    "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土地信托以土地经营权为信托财产,以《信托法》为设立准则。《信托法》对信托的涵义、性质、财产归属界定不清引致我国信托设立制度存在诸多不妥,应对《信托法》第二条、第八条作出修正,重新明确信托是兼具物权性质和债权性质的法律关系。基于此,土地经营权信托设立由信托合同、土地经营权设立登记、信托登记三部分构成。土地经营权信托合同和土地经营权设立登记同时有效成立时信托关系成立,土地经营权信托登记完成时信托生效。

    2017年02期 v.19;No.110 112-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新闻传播与语言文学

  • 法律英语语境中的多义性普通词语汉译

    刘国生;

    法律英语中的许多法律术语来源于多义性普通词语。法律语境不但制约多义性普通词语的语义,还可以排除其歧义,制约其句子。多义性普通词语因受语境的影响而导致准确翻译存在很多困难。在法律语境下,要准确翻译多义性普通词语,得熟悉专业知识,做到忠于原文与语境,熟知多义性普通词语在法律专业中的意义。逻辑思维和注释在翻译中也能起到适当的作用。

    2017年02期 v.19;No.110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医患冲突的媒介建构——基于《人民日报》与《南方都市报》的比较分析

    贺建平;吕霞飞;

    医患关系作为典型的社会问题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是社会集体思考共同问题的场域,影响大众对公共议题的认知与态度。《人民日报》呈现以责任框架为主,并将医患矛盾冲突归责于医改制度缺陷;《南方都市报》则用冲突框架,同时归责于病患及其家属和医护人员;两家媒体均运用"战争"隐喻医患冲突;这种媒介话语对医患双方极易产生敌意媒体效果。我们应深入思考新闻媒体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促进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

    2017年02期 v.19;No.110 128-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