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法的角度看连体人的分离权The Separation Right of the Conjoined Twins
张莉;
摘要(Abstract):
分离权是连体人特有的人格权,它是维护连体人个体独立存在的必然,是连体人个体充分享受自由的前提。连体人的分离权具有共有、依附、有限支配等法律属性,它的行使应遵循"不侵害生命原则"、"牺牲性分离须具正当性和合法性原则"、"子女最大利益原则"以及"法院最终决定原则"等。
关键词(KeyWords): 连体人;分离权法律属性;行使规则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特殊残障者的法律人格及其保护”(07CFX020)
作者(Author): 张莉;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争议较大的连体婴儿分离案主要有1993年出生于芝加哥的Amy Lakeberg案,1999年出生于波士顿的Darielis Milagro案,2000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的Jodie案。(参见Alice Domurat Dreger:One of us,Conjoined Twins and the Future of Normal.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London,England2004.p86.)
- [1]2000年8月英国曼彻斯特圣玛利医院出生了一对连体女婴朱迪和玛丽。这对连体婴儿从腹部以下相连,虽然各有各的器官;但妹妹玛丽的心脏和肺没有正常的功能,她们拥有共同的主动脉,但四只脚则长在连体的右方即姐姐朱迪一方。这对连体婴儿以朱迪的心脏为支撑生命的动力。医生预测,这对连体婴儿如果不加以分割,朱迪的心脏将在6个月内衰竭,两人必定双双死去。但是如果加以有计划的分割,虽然玛丽必死无疑,但至少可以拯救朱迪的生命。父母由于宗教与道德上的信念反对分离。然而,医院认为与其让两个孩子都死掉,不如至少挽回其中一个的生命。由于父母的反对,医院只好把这起奇特的案件交给了英国的最高法院。(参见徐冰川.连体姊妹生死抉择[N]北京青年报,2000-09-27)
- [1]所谓双果律,又称正负效果对比原则。“正负效果对比分析”是天主教会医学伦理观的一贯原则,是区分直接的不可接受的剥夺生命的基本原则。依据这一原则,一个非直接的、道德上可接受的剥夺生命的行为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第一,不考虑行为的结果,这种行为本身从道德立场上看必须是好的和公正的。第二,行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直接追求好的结果。第三,“坏”的结果不能成为实现好的结果的工具。第四,达到好的结果的可能必须超过坏的结果。(参见孙效智.苏菲的选择-分割连体婴的伦理难题[J].哲学与文化,2001,(5):406-439.)
- [1]牺牲性手术不同于那种由于一个胎儿的死亡所立即实施的应急分离手术。在应急分离手术中,连体双胞胎其中一人的组织已经处于衰弱状态;医生实施手术是尽力挽救幸存的胎儿,如果不实施分离手术,该胎儿就会死亡。而在牺牲性手术中,医生切除一个胎儿用以维持生命的器官前,所有的身体组织都是良好运转的。该种手术中,医生为了重造另一个胎儿就努力从被舍弃的胎儿身上抢救另一胎儿所需的器官。例如1977年在阿肯色州实施的一例手术中,医生试图从被舍弃的孩子身上移植一只胳膊到他们尽力挽救的胎儿身上,但失败了。因此牺牲的胎儿就被看作是双胞胎共有体的捐赠者,这些共有体可以是共有的器官、皮肤、骨骼以及医生为了重造工作的需要所需的其他任何部分。(参见Alice Domurat Dreger:One of us,Conjoined Twins and the Future[M].of Normal.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London,England2004:83.)
- [1]英国地方法院法官强森(Justice Johnson)在8月25日做出强制分割的判决。小孩父母不服而上诉。上诉法院在9月22日裁定支持地方法院分割手术的决定并驳回上诉。连体婴父母本来打算再上诉到英国上院(House of Lords)或甚至欧洲人权法院(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但9月28日宣布放弃进一步的抗争。圣玛丽医院于10月下旬宣布,分割手术时间将在孩子约3个月大的时候,也就是11月进行。11月3日上诉法院再次驳回反堕胎组织“尊重生命联盟”(Pro-life Alliance)的非常上诉请求。11月6日分割手术由名20医师组成的团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手术时间长达15小时。结果一如预期,玛丽不幸死亡,朱迪得以存活。(参见One conjoined twin survives operation[J/OL].http://archives.cnn.com/2000/WORLD/europe/UK/11/07/twins.operation.02/index.html(2000-11-07)
- [2]判决内容参见以下材料而整理:Sharon Levy:The lesser of Two Evils:A Contextual View of the Case of the Conjoined Twins.(Medicine and law,2003,v.22);Alice Domurat Dreger.One of us,Conjoined Twins and the Future[M].(of Normal.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 sachusetts London,England2004.p83-112);孙效智.苏菲的选择-分割连体婴的伦理难题[J].哲学与文化,2001,(5):406-439.等。
- [1]这一权利肇始于美国。1914年,美国纽约州地方法院的法官Benjamin Nathan Cardozo在Schloendorff v.Society of NewYork Hospital案的判决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患者的自己决定权这一概念:“所有具有健全精神状态的成年人,都有决定对自己身体作何处置的权利。医生如不经患者同意而对其进行手术,则构成伤害罪,应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从此这一概念很好地植根于美国的判例法和宪政法律中,并逐渐为现代文明国家所普遍接受。(参见李燕.国外的患者自己决定权研究(节选).[J/OL].(2003-11-21).http://www.med8th.com/humed/2/20031121gwdhzzjjdqyj.htm.)
- [1]李爱东.连体人之谜[J].大自然探索,2003,(3):59-61.
- [2]Jeffrey P.Kahn.A modern Solomon's baby?[J/OL].[2000-09-18]http://archives.cnn.com/2000/HEALTH/09/18/ethics.matters/index.html.
- [3]孙效智.苏菲的选择-分割连体婴的伦理难题[J].哲学与文化,2001,(5):406-439.
- [4]Alice Dreger.Why Change the Rules For Twins Like Them?[J/OL].Washington Post.September24,2000;Page B02
- [5]徐冰川.连体姐妹生死抉择[N].北京青年报,2000-09-27[6]John Fitzpatrick.Jodie and Mary:whose choice was it anyway?[J/OL].(2001-06-19).http://www.spiked-on-line.com/Articles/00000000540E.htm.
- [7]杨立新,张莉.连体人法律人格及权利冲突的协调[J].法学研究,2005,(5):27-40.
- [8]杨立新.论人格利益准共有[J].法学杂志,2004,(6):12-15.
- [9]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49.
- [10]马俊驹,申海恩.人格权保护的理论体系与立法模式[C]//福州:海峡法学论坛论文集.2006:359-369.
- [11]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58.
- [12]Stephen Wilkinson.Separating Conjoined Twins:the case of Ladan and Laleh Bijani[EB/OL].(2003-08)http://www.ccels.cf.ac.uk/literature/issue/2003/wilkinson.pdf
- [13]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385.
- [14]Conjoined Twins.BBC29:00pm Thursday19th October2000.http://www.bbc.co.uk/science/horizon/2000/conjoined-twins.shtml
- [15]Shellie K.Park-Hoapili:Comment,Severing the Bond of Life:When Conflicts of Interest Fail to Recognize the Value of Two Lives,25U.Haw.L.Rev.157(2002)
- [16]Alice Domurat Dreger:One of us,Conjoined Twins and the Future[M].of Normal.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London,England2004:67
- [17][美]路易斯.亨金.权利的时代[M].信春鹰,等,译.知识出版社,1997:前言Ⅰ.